第14屆 廖德軒
現職
美國PLAT Studio Inc 主持人及設計總監
學歷
美國賓州大學景觀研究所碩士
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學士
【文化景觀給我的】
在文化景觀的四年學習中,我累積了紮實的理論與實務基礎。景觀、生態與規劃等相關理論課程讓我對這個專業產生了深厚的興趣,並為未來的學習與發展打下穩固的根基。設計與規劃的實務課程給了我非常多啟發,讓我在實作中認識自己的潛力,並思考未來可能的方向。
在學時的實習機會讓我有機會接觸到業界頂尖的實務工作者,體驗了工作與生活的模式。這個經驗提供了當時的我對於規劃設計專業的憧憬。
我有幸接觸到許多深刻影響我的老師,他們深厚的專業背景與國際視野,為在台灣長大的我開啟了通往世界的窗口,進而啟發了我繼續深造的動力與未來發展的決定。
【經歷】
美國 PLAT Studio, 主持人與設計總監
美國 IPD, 設計總監
美國紐約 Aecom, Senior Associate & Project Director
美國紐約 MNLA, landscape designer
美國紐約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, Associate
台灣台北大凡工程顧問公司 實習生
【工作經歷分享】
我的工作經歷涵蓋了不同規模與特性的規劃設計事務所,從小型創新型工作室、中型注重實務與營建品質的事務所,到大型跨國多專業公司。儘管每段經歷各具特色,但我的專業養成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:
畢業初期,我專注於建立核心專業能力,培養設計實作與團隊協作的技能,並在不同類型的案件中學習各個階段的關鍵實務。進入中階設計與管理階段後,我開始承擔更多組織管理與溝通協調的角色,學習如何在設計與現實條件之間取得平衡。而在更資深的階段,我的重心轉向帶領專案、組織團隊並培養新一代設計人才。
規劃設計工作的本質不單單是創意與創新的展現,更多的是一個解決複雜問題的過程,每個案件都有不同的挑戰。經驗的積累在這裡就至關的重要,每一個階段與案件的磨練都會成為成長的寶貴基石,鼓勵大家不斷地勇於接受挑戰、走出舒適圈。
【工作內容】
我們的案件包括了各種不同大小、類型的景觀與城市規劃設計。大尺度的包括區域的發展規劃與策略,其中包括了綜合交通、水文、生態、土地使用等不同策略。中小尺度的包括了城市公園、商業、住宅、旅館、校園、辦公等不同的景觀設計。
我們在接受業主委託之後,會進行基地調查、分析,在充分理解業主與使用者的需求與基地條件後,於不同的設計階段提出相應的設計。這些階段往往會與不同的專業進行協作,包括建築、土木、結構等不同領域。
【作品與榮耀】
公共空間:昆山廟涇河中央水廊
公共空間:深圳國際山公園
2022年美國景觀協會北加州分會 (ASLA-NCC)城市設計類優等獎
2022年國際景觀協會亞非中東區域 (IFLA AAPME)建成項目類社會及社區健康傑出獎
住宅景觀:萬科杭州中央公園
2021年國際景觀協會亞太區域 (IFLA ASIA-PACIFIC ) 建成項目類住宅類特優獎
2021年WLA 建成住宅類優等獎
城市設計:水藍智谷
2021年國際景觀協會亞太區域 (IFLA ASIA-PACIFIC ) 未建成項目公園和環境類榮譽獎
2020年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北加州分會(ASLA-NCC)城市設計類優秀獎
【公司網址分享】